人物简介: 武思英,男,83岁,平遥古城县衙街上黄煎摊摊主,而且弹得一手好吉他。这位80多岁的老人无需依靠儿女,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就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对老人最恰当的形容。 奋斗者说: 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坚持做下去,永远不拿年龄作为好逸恶劳的借口。 ——武思英 “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走在平遥古城县衙街上,一个浑厚的嗓音传来,声音来源处已被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拨开人群挤进去才看到吟唱者是一位耄耋老人,他弹着吉他唱着歌,守着热乎乎的黄煎摊子。他叫武思英,现年83岁,是县衙街上的资深“网红”。 黄煎摊、吉他手、励志网红、耄耋老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合? 12岁自制二胡,对音乐挺入迷 “大爷,您这不是摊主,是个真真实实的文艺‘青年’啊!”面对记者的感叹,他哈哈大笑起来,脸上透着得意之色:“我打小就有这个天赋,十二岁就会偷学着自己做二胡,拉二胡了。” 他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35年,从小喜欢音乐,12岁时在乡里的集市上遇到一个拉二胡的民间艺人,回到家里,拿竹筒做琴筒,在山上打了野蛇做了琴皮,拿木棍当琴杆,待半月后的乡里集会,他又央求那位二胡艺人帮忙买了琴弦,终于做出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简易二胡。农闲时,武思英在大树下拉二胡,“吱吱呀呀”的琴声中,他与音乐结下了缘分。 “好活了没两年,14岁的时候,爹妈遭了意外,一下子全走了,我是老大,要养活下头两个弟弟。”沉思说,14岁时挑起养家的担子,不知不觉就成了务农的一把好手,劳累休息时,村里其他人拉家常,他就拉着自制二胡哼调调。幸运的是,五年后平遥晋剧团招人,武思英凭着自学二胡,进了剧团工作。“我学东西比较快,进去以后就学着写开场白,当时边拉二胡边学会了唱戏,还有人让我教他们唱戏呢。”说起这些,武思英神采奕奕,还即兴哼唱了几句。 1955年在村里大喇叭的召唤下报名参了军。在部队的日子里,他总能为身边战友带来乐趣。 退伍后当过铁路警察、下过煤矿、收过古董……兜兜转转,晚年时回到了老家平遥。 不靠儿子养老,自己练就“煎饼之王” 如今,他的黄煎摊已经成为平遥古城的一道风景线,摊前常常排着长队。更有甚者,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一尝黄煎,一品音乐,一睹风采,还有人叫他“煎饼之王”。武思英之前并不会做黄煎,这门手艺源于他的一次偶遇。 武思英在古城县衙卖煎饼已经20年,踏实勤劳带给他的,是一批批忠实的顾客,也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武思英透露说:“一月能挣一万来块钱,旅游旺季更多。” 77岁学吉他,80岁成励志网红 “没现金就扫二维码。”摊子前,一位顾客说自己身上钱不够,武思英拿出了塑封的二维码。他紧跟时代步伐,智能手机看新闻,微信上移动收款,这种学习能力令很多年轻人感叹。 问及为什么想到弹着吉他卖煎饼,武思英笑说:“一开始没有想太多,没生意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其他乐器大多都摸过了,想再玩儿一个新鲜的。年轻人流行弹吉他,我也想试试。”萌生这个想法时,武思英已经77岁了。他花150元钱买了一把二手吉他,从书店里买了乐谱,就这样开始了自学吉他之路。普通年轻人初步掌握需要3个月,而武思英用了将近两倍的时间,他不气馁,不急躁,半年后学会了简单弹奏。 “我身上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想做的就一定要做成。我身体还可以,还来得及。”武思英说,年轻时因为要养活家人,忙于生计,没能把音乐的爱好继续下去,现在有了大把时间,他要重拾音乐之梦,“心里还是喜欢音乐,这几天我又买了一把新的吉他,我要继续弹下去。” 武思英在煎饼摊前弹吉他的身影,引来了很多游客的关注,有人拍了视频上传到网上,越来越多人来平遥一定要买他的黄煎,听他弹吉他,更多人知道了这个“网红”,尤其知道他已到耄耋之年,更是竖起大拇指夸他“励志煎饼王”。 老人、吉他、小摊,奋斗者,武思英守着平遥古城的岁月悠悠,用自己的音乐,摊出的黄煎,传递着一份执着。“只要我还能动,我就坚持做下去。”他说,“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奋斗,再晚,都不算晚,再迟,也不算迟。”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1-23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