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新世代美学的代表 英国吉他家戴维‧罗素
徐昭宇 企划/主持 (本节目由台北爱乐电台制作播出)
“戴维‧罗素出生在苏格兰,不过在西班牙位于地中海的小岛Menorca岛长大,所以他除了有苏格兰人的固执和冷静之外,也加上了浪漫热情的特质。戴维‧罗素是新世代吉他美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强调在音色上的一致、清晰和平衡,这和老一辈大师们非常注重音色变化的美学观很不一样,不过年轻世代演奏家的技巧干净利落,音质亮丽纯厚,在演奏上仍然可以做到变化多端的效果,在舞台上仍然很容易抓住听众的耳朵的”。
音乐:马拉兹/《西班牙小夜曲》(4’23”)
这是英国吉他家戴维‧罗素演奏的西班牙作曲家马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各位爱乐电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听吉他在唱歌”节目,我是徐昭宇。英国吉他家戴维‧罗素将在3月14日,也就是本周五来台湾演奏,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来谈谈这位目前在吉他世界里最活跃、最重要、也最红的一位吉他家。
戴维罗素我们在以前的“听吉他在唱歌”节目里曾经介绍过,不过其实介绍任何一位重要的吉他家用一个小时的节目都是不够的,我们今天的节目来谈谈戴维‧罗素这位二十一世纪的吉他大师他所表现出来的,和老一辈大师们非常不同的吉他演奏美学。
戴维‧罗素的生长背景很有意思,他195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格拉斯科,不过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看上了西班牙位于地中海的小岛Menorca岛,全家就在那里定居,所以戴维罗素除了有苏格兰人的固执和冷静之外,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也加上了浪漫热情的特质。戴维罗素在小时候因为听了西班牙吉他大师塞戈维亚的唱片而爱上了吉他,他的父亲正是一位专业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吉他手,很自然地就成了他的启蒙老师。戴维‧罗素十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众所瞩目的吉他界的一颗新星,他在这个时候回到英国,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攻读吉他,在校期间就两次获得朱利安‧布瑞姆奖,朱利安‧布瑞姆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吉他家,对英国现代吉他音乐的发展非常重要,以他的名字所设立的奖是当时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吉他课程里最重要的荣誉。戴维‧罗素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之一就是此时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吉他系主任艾克多‧奎恩,另外一位是他后来回到西班牙,跟随一位赛戈维亚最重要的弟子荷西‧托玛斯。
戴维‧罗素和当时所有年轻的吉他手一样,到处参加比赛,以比赛来建立自己的资历和增加自己的演奏经验,他的才华让他拿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比赛的大奖,像是拉米雷斯比赛、泰雷嘉比赛、塞戈维亚比赛等等都是国际性水平非常高的比赛。不过在吉他界里面其实才华高、技巧好的人非常多,戴维‧罗素能够在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二十一世纪一位在赛戈维亚、朱利安‧布瑞姆、耶佩斯这一辈吉他大师之后另一个世代,另一种吉他演奏美学的领导者,原因在哪里?我们先听一段他演奏的音乐再说。这是西班牙作曲家阿尔班尼斯的作品《塞维亚舞曲》,原先是钢琴独奏作品,我们听的是戴维‧罗素的改编版本。 音乐:阿尔班尼斯/《塞维亚舞曲》(6’01”)
戴维‧罗素和前一辈大师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吉他音色的处理的概念和想法,我们听塞戈维亚和朱利安‧布瑞姆的演奏会发现,吉他在他们手上真的就是一组小型的管弦乐团,音色的变化真是应接不暇,吉他的音色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也因为这样,形成了个人非常独特的特质,所以你会很容易地在这两位吉他大师的唱片录音里面辨认出他们。不过新世代的演奏家就很不一样了,大部分的年轻吉他手你在录音里面是分办不出来的,因为他们有太多共同的特点,也就是同构型太高,都是技巧干净利落,要求吉他的音质,却对吉他音色的处理不太在意,你很少会听到极尖锐或是极温柔的吉他音色,你会听到的是音粒平整、音质统一,从头到尾非常一致的音色。这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而是大势之所趋,新世代的吉他家大都抛弃了老大师们的美学观,追求一种清晰、平衡、一致的美的感觉。不知道戴维‧罗素是不是始作俑者,不过他确实是这种美学的代表之一。在休息之前,我们再来听他演奏的史卡拉第的奏鸣曲作品390号,这也是他自己的编曲。 音乐:史卡拉第/奏鸣曲作品390(2’22”)
音乐:巴赫/《圣咏前奏曲》作品645(5’07”)
欢迎回到“听吉他在唱歌”节目,刚刚听到的音乐是英国吉他家戴维‧罗素改编演奏的巴赫最有名的清唱剧之一,作品第645号的圣咏前奏曲。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戴维罗素这位新世代吉他演奏美学的代表人物。
之前我们提过新世代的吉他演奏家所追求的是一种平衡、一致的音色,我这里可能要稍作解释,什么是吉他音色的变化。吉他有六根弦,每根弦的音色都有满大的差异,标准的吉他弦长大概是65公分,一般我们会弹奏的范围大约是指板尾端到弦桥这个部分,约有20公分左右,这20公分每个部分的音色都不一样,如果再加上手指触弦角度不同这个因素的话,那音色的变化真的是极其多端的,前辈大师们所奉行的就是根据音乐,尽量在吉他上作出各种不同的音色,以弥补吉他在音量上或是气势上的不足,所谓的小型管弦乐团就是这个意思。新世代演奏家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吉他的音量已经不再是一个那么大的问题,况且吉他音色的变化是满细微的,不是内行的人或是在稍微大一点的音乐厅里面,那些变化其实不是那么明显,不是那么有效果的,所以干净、清晰、一致的音色和优异的技巧可能才是现在演奏厅里面能够让听众感受到音乐效果的一种最好的演奏方式。
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戴维‧罗素或是其他的年轻演奏家,吉他演奏巴洛克音乐应该是最合适的,因为巴洛克音乐在音色上的要求变化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而且在演奏上还可以加上很多种类的装饰音符,冲淡了音色变化的需求,一样让音乐显得非常丰富。我们现在就来听听戴维罗素改编演奏的巴赫原来作给小提琴独奏的一个组曲,作品1004的d小调组曲,这个组曲非常有名,因为它最后一个乐章就是著名的夏康舞曲,不过因为夏康舞曲太长了,我们来听这个组曲的第一段〈阿勒曼舞曲〉,请朋友们各位特别注意戴维罗素在原来旋律上加上的装饰音,非常丰富而有创意。 音乐:巴赫/第二号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作品1004〈阿勒曼舞曲〉(4’43”)
当然,戴维罗素算是一位全能型的吉他家,任何曲目对他来说在音乐上或是技巧上都不是难事,不过他在众多的优秀现代吉他家里面对巴洛克音乐的诠释还真是非常有创意而且非常权威的。他对演奏这一类曲目的兴趣好像也很浓,到目前为止在他出版的大约15张唱片里就占了3张,而且里面的曲目都是由他自己改编的。我们现在来听一首他改编的史卡拉第C大调奏鸣曲作品301号,这种原来是给大键琴演奏的音乐,在戴维罗素这位现代吉他演奏家的手上,风味一点都不减。
音乐:史卡拉第/奏鸣曲作品301(3’18”)
音乐:葛拉纳多斯/西班牙舞曲第五号《安达鲁沙》(4’20”)
这是西班牙作曲家葛拉纳多斯的作品12首西班牙舞曲里面的第5首《安达鲁西亚》,英国吉他家戴维罗素的演奏。您收听的是“听吉他在唱歌”节目,我是徐昭宇,我们今天谈的就是这位新世代吉他演奏家的代表戴维罗素。
戴维罗素的虽然是苏格兰人,不过他的生长环境大部分是在西班牙,他的教育过程和赛戈维亚所建立的一种演奏传统也脱离不了关系,所以在他的演奏曲目单上,西班牙的比重是不会少的。当然我们之前有提到他对吉他音色处理的概念和前辈大师们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概念来处理西班牙音乐,对于听惯了赛戈维亚或是布瑞姆的诠释的人,当然可能会有所保留,会认为不够过瘾,会认为情感发挥得不够淋漓尽致,不过听听戴维罗素高贵亮丽的音色,灿烂的技巧,大概这种一点点的不满也会化为无形了。
在西班牙曲目里面,阿尔班尼斯和葛拉纳多斯的作品都非常好也非常重要,不过这些作品都是从钢琴曲改编过来的,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比较少听到的原作,这是西班牙当代作曲家路易斯‧比博很著名的一首吉他独奏曲《歌与舞》第一号,戴维罗素的演奏。 音乐:路易斯─比博/《歌与舞》第一号(4’26”)
戴维罗素目前在欧洲和美国的影响力非常大,他除了是一位非常活跃的演奏家之外,在教学上面也是成绩非凡的,凡是上过他的课的人没有不称赞的,他也造就了不少更年轻一代的演奏家。他这些成就使得他在1977年就成了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院士。提到影响力,除了演奏和教学,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前几年他的演奏会都使用一位大家都不认识的年轻制琴家的琴,结果这个牌子的琴的身价就节节上扬,从三千美金的价格在两三年内就涨到现在的八千美金,还供不应求呢,这种例子其实不只这一个,还不断地在发生。
在以前的节目里我说过戴维罗素在现场演奏和唱片里的感觉很不一样,他的现场音乐会非常热情,常常会让听众听得忍不住跳起来叫好,和唱片里面情感上有些压抑的情况不太一样,是不是这样,朋友们可以在三3月14号到台北的现场去验证一下。节目的最后,我们来听戴维罗素这次台北独奏会特别纪念现代吉他之父泰雷嘉诞生150周年的曲目《威尼斯狂欢节主题与变奏曲》,这是泰雷嘉少数的大型作品。祝您有个愉快的夜晚,我是徐昭宇,我们下次“听吉他在唱歌”节目再见。
音乐:泰雷嘉/《威尼斯狂欢节主题与变奏曲》(8’56”)
- END -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2-29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