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古典吉他上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13个版本

2018-9-17 08:53:20| 发布者: 吉他之家| 查看: 5538| 评论: 0

摘要: 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了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后来以《月光》之名闻名于世。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承认了他对耳疾的恐惧。他在一封信中写 ...

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了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后来以《月光》之名闻名于世。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承认了他对耳疾的恐惧。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我不能和她结婚。”


信中所说的 “可爱的、迷人的女孩” 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伯爵的女儿,也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朱丽叶塔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却因为门第的鸿沟被迫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后,把内心的痛苦和强烈的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烈、炽热的钢琴曲中。


“月光曲”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 “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 “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失恋后的痛苦心情。



作品赏析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在第一乐章中,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贝多芬忧郁的思绪,也是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乐章。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误解


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是几代中国人对贝多芬的初始印象。“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但这个故事是后人加上的,并不是贝多芬创作的本意。


真相


这首音乐是贝多芬写给当时的恋人:朱丽法塔·贵恰尔第的作品。标题据说因为当时一乐评人听完此曲第一乐章,产生“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而得名。但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又说:“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所以,如果你在听这首奏鸣曲时没有“看”到月光,那就对了.....


结论


贝多芬的作品有相当多都是献给妹子们,但这些作品的格局明显不限于单纯的儿女情长。“月光”旋律中传递出的愁思,更接近一种悲悯苍生的情怀。如果仅仅看作是受到美景启发,或反映恋爱情绪的作品,那就实在太不懂贝多芬了。 其他几个精质的版本放在“古典吉他资讯VIP沙龙”星球了,包括阿尔梅达、萨维奥、韦拉斯科、萝卜利多和更多的不同音频录音。


泰雷嘉版本曲谱样例




路过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最新评论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1-25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