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吉他之家 吉他头条 查看内容

做编曲,可以有多穷?

2019-1-17 18:42:20| 发布者: 不疯青春不完整| 查看: 1938| 评论: 0

摘要: 人们长期以来对“作曲”和“编曲”概念的混淆,导致大家经常把“编曲”的头衔扣在作曲人的头上,而编曲工作者的存在感则逐渐地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在搜索引擎上有上千万个结果至于编曲工作者到底是谁,他们又做了什 ...

人们长期以来对“作曲”和“编曲”概念的混淆,导致大家经常把“编曲”的头衔扣在作曲人的头上,而编曲工作者的存在感则逐渐地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

在搜索引擎上有上千万个结果

至于编曲工作者到底是谁,他们又做了什么,who fxcking cares?

如果说一首歌诞生的过程是“作曲作词→成品”,那么编曲就是中间的那道“→”。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而事实上的确是。

编曲是思路和现实之间的桥梁,他们要在旋律之下铺好合理又不落俗套的基调,要在基调之上构建画龙点睛的旋律装饰,并且还要一个一个细节地调整,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力求让作曲者和演唱者的某几个灵感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升华。

人们群众心中的编曲工作者

编曲工作者必须对乐理、乐器、软件、流派的创作技巧以及其他音乐上的全方位了如指掌,还要在跟可怕的甲方沟通过程中精准地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效果——总之就是要有深不见底的能力。

其工作量之巨、功底要求之高,远远不是一般的写歌人能想象得到的。

这么厉害的人一定都是没有女朋友的脱发御宅吧?没女朋友正常,脱发也很常见,但要命的是,他们没钱。

为了攒足起家的底子,他们要购置各种硬件,买软件、买声卡、买乐器、买网盘、买买买,导致很多编曲人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

环境处处向编曲工作者要钱,而他们要钱的途径只有一条——疯狂接单。

而大多数甲方根本不把编曲工作者当成和他们平等的生意人来看待。

首先,客户本身专业水平欠缺所造成的沟通困难,直接导致了编曲工作者无休止的返工,大量浪费了时间,错过了很多本该用来提升自己或者接更多生意的机会。

其次,编曲并不是实物买卖,这使得第三方交易平台不能像处理实物交易一样,通过跟踪物流来强制确认收货以确保乙方能够得到收入,这就使得客户总有一万个理由拖欠费用,而编曲工作者对此经常毫无办法。

编曲工作者梦想的工作桌

例如,在某宝上做生意可能是编曲工作者能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

名气不够硬的编曲工作者难以找到固定可靠的客户源,很难像正规编曲商一样通过合同和定金来确保收入,进而纷纷涌入某宝中。

编曲不是实物商品,价位很难像食品和日用品一样统一,因此经常出现一单生意被甲方从5000元硬生生压到200元的情况。

更有甚者,新入行的编曲菜鸟经常为了留住客户而听从其先曲后款的要求,然而很多客户拿到音频和谱子之后则直接将编曲菜鸟拉黑,费用自此无法追回。

编曲工作者现实的工作桌

于是编曲工作者学会了“加水印”和收定金。但乙高一尺、甲高一丈,编曲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措施反而给自己留下了把柄。

只要甲方在交款前拿不到完整的最终版音频和词曲谱子,他们就有理由咬定编曲工作者是骗子,通过申请某宝客服介入等方法往往能赢得退款,最终在不付一分钱的情况下拿着音频曲谱扬长而去。

由于遇到这样的甲方绝非偶然,非合同编曲工作者本就微薄的生意经常被坑得千疮百孔,最终的收入比预期少得更可怜了。

左:我,右:甲方

他们必须漫无边际地阅读书海、请教高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而在21世纪,时间和精力是最要命的成本。

新人入行时,老炮经常会提出诸如“不要接低于1000的活”、“抓紧时间提升自己水平,避免一个活返好几次工”之类的建议。

这样的建议就如同“先充个一百万把麻痹戒指嫖到手”一样残酷。新手入行前,一般都会牢记前辈们的“1000一单/返工不超过三次”的底线定律,然而没过多久,底线定律就变成了真香定律。

如果在某宝搜索“编曲”,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商家都把价格定在几百甚至几十元。大量编曲工作者的竞争已经让市场趋于饱和,编曲费用远低于合同编曲人,而且在高强度竞争中趋于稳定,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

此外,作曲和后期的商家同样将自己的搜索关键词与“编曲”关联,利用很多甲方分不清“作曲”和“编曲”的情况,强行挤进编曲人之间的竞争。

有些工作室则将作词作曲、编曲、后期和扒带等服务集合在一起,召集不同行业的音乐人进行分工,这使得编曲工作者从自由经营的状态变成了打工仔,在和同行的竞争中受到更多掣肘。

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编曲工作者在作品发行前拿不到一分钱版权费,在发行后也拿不到半点分成。一单,一歌,一次付费,他们凝结在作品里的所有辛劳,在成品交付后便和他们再无半点关系。

在我们如此重视版权保护的今天,我们却因为编曲工作者不是最初的原创者而忽略了他们对创作的重要贡献。

编曲不是原创,只是在原创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但为了能够胜任这些改编,编曲人所流的汗、吐的血是以加仑计量的。他们的音乐功底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中是最硬的存在。

人们总认为“编曲”等于“改编”而非“原创”,却鲜有人知原创在变成真正可用的作品之前,其间所有的环节都是通过编曲实现的。

他们只能看到编曲包括改编和润色,却很少了解编曲工作者为了让原创思路能够实现、作品能够精益求精,也加入了难以估量的创造性工作。

由于“编曲不是原创”,制度并不保护编曲行业,他们很难争取到版权,甚至经常不得不把版权转让给作者或者演唱者,更不可能在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后争取到分成。

编曲工作者所有的报酬,就是他们接单时的那一点点收入。

这样的局面导致很多编曲工作者事业难以为继。枯燥且沉重的工作压垮了他们的健康,不见出头之日的行情让他们对音乐由信仰变成了痛苦。在歌手们上头条的同时,幕后的编曲人却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音乐。

可以这么说,音乐产业链中任何一环,回报和投入的比例都远远高于编曲。

做编曲可以有多穷?这个问题恐怕没有答案,或者说,多穷都有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本是一个爱好,但如果要指望它成为经济来源,恐怕短期内很难赚得到钱。

大家都欠编曲工作者一个红包。



路过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最新评论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1-5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