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吉他的起源: 木吉他又叫原声吉他(acoustic guitar),早在13世纪的西班牙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拨弦乐器,吉他(guitar)一词也是由当时的西班牙语Guitarra变化而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长相酷似现代吉他的木琴vihuela席卷欧洲,这种清脆通透的琴声得以被更多人欣赏和熟知,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看作吉他的快速成长阶段。 虽然西班牙可以说是吉他起源的地方,但真正抓住机会开始量产木琴的却是法国的发明者和艺术家们,这段时间里他们做了大量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木琴被制作出来(不同数量的弦,不同的调音,琴体形状等等),制琴业变得空前的发达。 而到了1790年,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大家的筛选,一种6根单弦的vihuela吉他成了唯一的主流,而为了大家弹的更加开心方便,EADGBE定调的调弦也成为了一种共识,也就是说直接拨响吉他的6根空弦,发出的应是EADGBE这6个音。 至此,古典木吉他已经基本成型,随后又发展出了更加适合弹唱的民谣吉他,金属质地的爵士吉他,以及装有拾音器的电吉他等等,吉他家族渐渐壮大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木吉他就是我们这里的原声吉他,可以说是相对电吉他和贝斯而言,没有通过效果器而纯粹地震动发声。20世纪80年代是木吉他的黄金时代。 木吉他在中国的发展: 早期,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人们从台湾校园歌曲、邓丽君的情歌以及罗大佑的配器中领略到吉他伴奏的魅力,木吉他开始走进中国;而后巴西电影《生活之路》加速了木吉他的普及,影片中边走边唱“行吟诗人”般的歌者形象,成为一代青年追逐的时尚;与此同时,塞戈维亚的古典吉他独奏,丹佛的乡村音乐,张行的弹唱风靡中国,《爱的罗曼斯》、《故乡之路》和《恰似你的温柔》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对吉他的风行无疑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鼎盛时期,吉他弹唱比赛层出不穷,国家电视台也举办古典吉他讲座推波助澜,世界级吉他大师则频频造访上海、北京。 可惜的是,进入90年代,木吉他逐渐式微了。如今,我们已经难见到怀抱吉他的马路歌者;即便在高校,木吉他的数量也少得可怜;古典吉他的独奏音乐会则简直无处可寻。那令人迷醉的金属弦的脆响已随风飘去,这不能不使像我这样的吉他爱好者深深地感伤。 就伴奏而言,电子琴已可以取代它相当一部分功能;而其和声的丰富程度,则又不及提琴和钢琴。从外在的氛围来讲,生存的激烈竞争、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一种乐器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木吉他曾经代表的,正是这样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宣泄的、彻底平民化的音乐。怀抱吉他,这起初就使得乐器与人有了一种无比的亲近感;从音乐的元素来说,民谣吉他分解和弦的纯净、抒情和感伤,最适合于表达内心涌动的情感,诸如浪漫的爱情、孤独和抑郁;即便是高雅的古典吉他作品(那好像是来自遥远天堂的回响),也从不曾有过歌剧或钢琴协奏曲的奢华,它往往以一种音乐小品的形式温柔地倾诉。正是因为这些,木吉他才既属于你,也属于我,属于大众和民间。 吉他的分类: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1-22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