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华人秀音乐:吉他和弦的编配技巧,你知道多少?

2018-3-4 11:17:20| 发布者: 吉他之家| 查看: 1592| 评论: 0

摘要: 只要学习吉他,就不可能不接触到和弦的编配,一个优秀的吉他手不会满足于别人编配的谱子,他永远会试着自己去编配和弦。在和弦的编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我就我的经验讲一件和弦编配的常见误区。第一点:见什么音 ...

只要学习吉他,就不可能不接触到和弦的编配,一个优秀的吉他手不会满足于别人编配的谱子,他永远会试着自己去编配和弦。在和弦的编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我就我的经验讲一件和弦编配的常见误区。

第一点:见什么音就配几级和弦

新手经常会采用这种编配方式。比如,看某一小节是以“5”为主,便不假思索的配一个五级和弦,看到某一小节是“3”,便配一个三级和弦。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

如:《童年》前奏

这种和弦编配方式,严重忽视了和弦的功能与稳定性,以及和弦之间的相互倾向性,是和弦编配中的大忌。

对症下药:要深刻的体会各种和弦的功能和级数是不一样的,各个和弦一定要用在合适的位置上。

如:

第二点:过于中规中矩 和弦平淡无味

这种情况在和弦编配初学者中也比较常见,因为初学者掌握的和弦数量有限,就是几个常用的政三和副三和弦。有些朋友甚至会认为,如果在和弦编配中用到了不和协的和弦,就是跑调。

如:《大海啊,故乡》

三个大三和弦,按照“主——下属——属”进行,从理论的角度上去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尝试一下从非理论角度考虑,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症下药:努力扩展自己大脑中的和弦容量,并且学会应用,比如一些常见的离调和弦、七九和弦的使用方法应该掌握。

如:

上下两个和弦的编排,可以看一下。在C和弦和F和弦之间,构建了一个C7和弦,使和声听起来有一种紧张色彩,而且,C7和弦向F和弦过度也很自然。下面和弦的编排,把F和弦临时看做一个主和弦,而C7和弦则成了一个属7和弦,属7和弦对主和弦有着极为强烈的倾向性。

第三点:音时值较长,仍只配一个和弦

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容易被人所忽略,缺乏变化,给听众一种疲惫感。

如:《狼》

接连四个小节的Am和弦,让人感觉这匹狼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对症下药:同一个音会有不同的编配方式,在照顾到和声进行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尝试,音乐是没有对错的。

原版《狼》:

虽然G和弦和6音形成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实在是微不足道。《狼》原曲主要为五和弦,改成三和弦效果也很好。

第四点:过分考虑和弦与旋律的协和性

编配和弦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和弦与旋律音要协和,二是和声进行的良好性。很多朋友在和弦编配的时候,太注重第一条,使他们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整体的和声进行。

如:《真的爱你》

单从和声进行上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六四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如果结合这首歌的前奏、间奏及主歌的和声进行来看,副歌配成这样的和弦进行,就显得太不协调了。弹过这首歌的朋友都知道,这首歌基本依托在“C-G-Am-F-C-G-C”这个和弦上进行的。即便在副歌“F”和弦与“3(Mi)”产生了小二度的冲突,原曲作者还是没有改动这个和弦,因为它体现了一首歌的和声特征。

对症下药:看beyond是如何处理的。

第五点:和弦的变化过于复杂

这个和第三点正好走了两个不同的极端。一个是只要音不变,和弦就不变;一个是只要音一变,和弦立马就变。

如:《长城长》

这首民歌较为舒缓,这样编排破坏了歌曲的气氛。

对症下药:简单的编排,反而更容易突出歌曲的主题思想,不至于喧宾夺主。

如:

第六点:对歌曲调性判断错误

前面我讲到和弦的编配没有对错,它的前提是对歌曲的调性判断正确,如果歌曲的调性判断错误,这就有点不应该了。如何判断大小调,我想只要学过音乐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大调以“1”做主音,小调以“6”做主音,一般看歌曲的结尾是什么音来判断。

如:beyond《灰色轨迹》

这首歌如果不做细致的分析的话,会被编配成这样:

造成这种错误编配的,就是因为没有综合分析全曲来分析歌词的调式信息。其实这首歌,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它的前半部分属于小调式(特别是在向副歌过度时,那个和声小调的属和弦用的很明显);后半部分则属于大调式,所以这首歌的和弦,应该这样编配:

第七点:忽视和弦色彩和连接力度

每一首歌曲都带有不同的情绪色彩,如果你在选配和弦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歌曲的这种情绪色彩,那么就不能很好的诠释歌曲的内在含义。另外,和弦的连接力度不一样,其产生的色彩差异也是巨大的:比如二度的和声进行,适合比较奔放的情绪,二而三度六度的和声进行,则比较平和与暗淡。

《小马过河》的寓言里说了一个道理,你不去尝试,只听别人讲,永远不会知道事情的究竟。我讲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多多尝试!



路过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最新评论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4-12-23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

返回顶部